公司新闻


PET载带自动化打孔机
发布日期:
2025-05-20
发布于:
阅读:
87
随着电子制造行业向高密度、高效率、自动化方向发展,封装材料的结构与工艺正同步发生改变。PET载带作为电子元件包装的重要基础材料,其生产环节中的一个“微小动作”——打孔,正在经历一场技术升级。
传统冲压打孔方式正在被自动化激光打孔所取代,成为未来主流。为什么关注打孔?微孔决定节奏。
在PET载带中,孔并不是附属结构,而是其功能核心之一。定位孔、送料孔、检测孔等都直接关系到自动贴装设备的运行节拍与识别准确率。随着芯片小型化、元件密集度提升,孔的尺寸越来越小,排列越来越紧凑。传统冲压方式在高精度、小孔径、高一致性需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。
技术瓶颈:传统冲孔的局限性
机械冲击易引发撕裂和变形,特别是在厚度小于0.3mm的PET膜上;
孔边毛刺难以控制,影响送料和CCD识别;
模具寿命短、换型慢,不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灵活生产;
难以实现自动检测与反馈闭环,整体自动化程度受限。
这些问题使得冲压式打孔工艺在现代封装产线中的适应性大大下降。
与之相比,激光打孔技术具备明显优势:
非接触加工,无机械挤压,不伤材、不拉裂;
精度高,激光聚焦点极小,孔径一致性强;
图纸控制,支持任意孔型定义,无需更换模具;
自动化集成度高,可搭载送料系统、CCD识别与MES数据上传???;
可持续24小时运行,适用于大批量连续生产场景。
在实际应用中,激光打孔可将孔位误差控制在±10μm以内,孔边无需二次修整,即可进入下游封装工序。
市场动因:智能制造推动工艺升级
企业正从“能生产”走向“能快速、高质量生产”。在这种背景下,激光打孔不仅是一种工艺优化手段,更是提升良率、控制成本、增强柔性响应能力的关键技术节点。
PET载带自动化激光打孔设备的出现,使得从材料进料到打孔、检测、收卷,整个流程可实现无人化、高速化与数字化,成为智能制造工厂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未来,随着设备集成度提高与生产节拍加快,激光打孔不仅将完全取代冲压方式,还将成为电子载带制造中质量与效率的“标准保障”。